疫情沖擊之下,不少食品廠商都面臨著產品庫存壓力增大、渠道開發成本提升、經銷商維護難度升級等一系列問題,總結為一句話:招商難,養商更難!在實際的渠道開發過程中,廠商往往在成功招商后,只向經銷商發了一單貨,合作就終止了,這種“一單死”現象頻頻出現,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食品廠商又該如何破解呢?
目前來看,導致“一單死”的原因主要是廠商在經銷商的選擇上出現失誤,導致經銷商渠道不匹配。經銷商方面,放棄進一步合作的原因一般是渠道利潤不足;廠商對接信息與實際不符;或者是對市場判斷不準,盲目投入。
那么,如何在當前市場環境中避免出現上述問題,破解“一單死”的魔咒呢?
1.定位 | 選準經銷商
廠商在正式開發市場前,首先需要明確目標經銷商的性質與數量,是需要開發一個 KA 渠道的經銷商還是流通渠道的經銷商?是開發一個全品項經銷商還是開發一個分品項經銷商?有的放矢,才能事半功倍。
2.培育 | 給予專業指導
選定經銷商后,在產品上市前,建議廠商派駐業務人員與經銷商“并肩作戰”,協助經銷商做好產品上市規劃,明確哪款產品作為主打,先進哪個渠道,價格體系如何設置,促銷方式如何設定等等。要確保產品到經銷商倉庫后能夠快速動銷,這樣才能確保新經銷商對產品的持續推廣充滿信心。
3.踐諾 | 履行前期承諾
除了前期市場開拓相對較難以外,普遍困擾新經銷商的顧慮還有:合作之前廠商答應的各項市場支持能否兌現?對于廠商而言,經銷商一但打款發貨以后,就要積極兌現合作之前的各項市場“承諾”,要留給新經銷商“言而有信”的誠信形象,甚至可以適當傾斜促銷支持,給予經銷商意料之外的“驚喜”,提升經銷商對廠商的認可度,讓經銷商放心的配合廠商,與廠商共同度過最難的市場開發期。
4.高效 | 保障報賬、發貨
廠商對經銷商的各項政策支持包括費用支持,都是需要經銷商先行“墊付”,后期由經銷商提供相關票據,廠商再給予核銷。對于新經銷商的首次報賬,廠商要確保首次報賬的速度與準確性,保障首次報賬的時間不晚于合作之前的承諾。同時,新經銷商的首單發貨一般都會選擇廠商最低限度的進貨量先“試銷”,而且品項相對較多。因此,廠商的業務人員對于新經銷商的首單發貨要給予足夠的關注,確保發貨速度快,品項齊全、準確,為長期合作做好鋪墊。
5.關注 | 增加拜訪質量
建議廠商業務人員增加拜訪頻次,讓新經銷商感覺受到關注。同時每次拜訪時,要及時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市場問題,切記不能讓小問題積累成大問題,更不要造成太多的遺留問題。同時可以多邀請廠商中高層領導進行拜訪,讓經銷商感覺到廠商對他的重視,自然經銷商也會提高對廠商產品的重視度并傾斜自己的資源,配合廠商的市場推廣。最終建立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,徹底打破“一單死”的魔咒!
聲明:本文內容綜合于公開信息,圖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版權問題請留言聯系處理。